水马起什么作用?
水马是古代军中常用的输运工具,形似马鞍,置于行军或实战的马鞍上,以备运载弹药、火药等。
水马最早出现在宋朝,流行于明清时期,沿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。宋朝称为“水斗”,又叫“水厢”。水厢是用竹片或木片扎成的矩形箱,其中一面开有窗户,另一面开有小门,以便装载物和泼水。两厢中间有隔板,将水厢分成前后两部分,前面部分容纳士兵,后面部分装载军械、粮食等物资。明代水马略有改进,将原来的竹木材料制成铁制,并开有两个小门,但大小两端无差。清代水马又有了新的发展与变化,不仅材质改进为更坚固的钢筋混凝土,而且外形更为美观,饰以油漆彩画的龙凤图案,还配备了更实用的打水设备。木制的水马一般只用于演习或表演。
水马在平时多搁置于仓库、营房或码头,使用时才可套于马鞍之上。每逢行军或作战,则有人直接骑坐于马背上,利用战马行走时所产生的惯性,抖落水马前后部分所装载的军火、弹药和物资。水马还用于运输蔬菜、食品等。
行军作战利用水马,主要是利用它的运输能力。人们往往将自己的主力部队埋伏在水马的夹缝中,待得敌人靠近时,便骤然杀出,给敌精锐沉重打击。明末清初,夔东十三家举兵抗清,兵败退入巴山时,就是利用水马运输,夹击清军。水马运输也是迅速出击的高效手段。明靖难之役时,邓景阳奉命驻守徐州,徐、沛守将郭昱举城投降,景阳乘夜领壮丁数百人,携带水马十余匹,从西门夺桥而过,一举击溃了燕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