毛豆煮多久才好吃?
“雨打芭蕉,鸡鸣茅店月落窗。”这样的诗句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意的美妙画面,而这样的诗情画意正来源于古人对食蔬的讲究和用心。 古人在种植蔬菜的时候,会根据不同的节气更换其中的品种,从而让美食与季节完美合拍。《逸周书·时训解》中有云:“惊蛰,桃始花;春分,燕始来;清明,桐始华;谷雨,萍始生……”在如此精细的节气变换中,食蔬也相应地随着节气变化而更新。
从立春开始,蔬菜的选择就充满了巧思和意境,《本草纲目·菜部》载春菜:“春初早发,嫩紫青色,其状如芥……俗呼为‘春不老’。”这种在春天早早发芽的芥菜,碧嫩青翠,在古时被称为“春不老”。而这样的春菜,在唐宋时期还得到了文人雅士的喜爱。唐代杜甫有诗曰:“夜阑卧听风吹雨,铁马冰河入梦来。”诗中的“风”字点出了梦境的萧瑟,而这样凄清的夜晚,唐杜老为何独爱睡呢?原来是因为他的床上摆了一盆盛开的“春不老”!这盆绿茵茵的“春不老”给了诗人无限的灵感,让他将北方的冰雪悄然融化,让他把铁马冰河的战场带回自己的梦乡。
同样的,宋代词人辛弃疾在描写春日景象时也提到了“春不老”,他说:“胜绝,愁亦消魂。枝上柳绵吹又少,天涯还是夕阳红。无限恨残红。”这样美好的春光里,无边的柳絮飞舞、落英缤纷,令人沉醉。然而好景不长,春去夏来,花儿谢了,柳絮停了,惟有“春不老”依然翠绿如初。古人们喜爱“春不老”不仅因为它的味道甘美,更因为它是春天的标志——只要看到它,就知道春天还没有走远。